導語: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多少個朝代起起伏伏,不斷更迭,君主的出現(xiàn)同時也會出現(xiàn)很多位軍師,而這些為君主出謀劃策,指點迷津的軍師、謀士,他們雖然不會沖鋒陷陣卻會隱居幕后利用他們的智慧給他們效忠的人提供主意,從而改變歷史,那中國古代十大軍師有哪些?古代的十大軍事中誰最厲害呢,本文就為大家盤點歷史上的十大軍師,一起了解下吧。

中國史上十大軍師

1.姜子牙

主要成就:輔佐周武王滅商建周、建立齊國

所處時代:商末周初

  姜姓,字子牙,號飛熊,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中國古代最牛的十大謀士之一。姜太公渭水河畔釣魚,遇西伯侯姬昌,封為“太師”,成為大周首席智囊,進而輔佐姬昌建立霸業(yè)。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封為齊侯,定都于營丘,成為呂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輔佐執(zhí)政周公旦,平定內(nèi)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鎬京。

  后世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師。唐肅宗時期,追封武成王,設立武廟祭祀。宋真宗時期,追謚昭烈。

2.張良

主要成就:助劉邦建立漢朝;助劉盈保住太子之位

所處時代:秦末漢初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張良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借出色的智謀,協(xié)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zhàn)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quán)位,晚年隨赤松子云游四海,前186年去世,謚號文成。

  漢高祖劉邦曾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堪稱千古第一謀士。

3.諸葛亮

主要成就:隆中決策;協(xié)助劉備奪取荊益和建立蜀漢;安定南中,五次北伐

所處時代:漢末三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fā)明家。諸葛亮在隆中隱居。后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lián)合東吳孫權(quán)于赤壁之戰(zhàn)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quán),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xiāng)侯,勤勉謹慎,賞罰嚴明;與東吳聯(lián)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guān)系;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zhàn)備。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于蜀建興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4.劉基

主要成就:明朝開國元勛,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劉基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1359年,受朱元璋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1367年奏請立法定制,以止濫殺。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請設立軍衛(wèi)法,又請肅正紀綱。劉基輔佐朱元璋平天下,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他為“吾之子房”。在中國民間,這位中華五千年史上十大杰出軍師之一,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shù)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tǒng)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5.孫臏

主要成就:取得桂陵、馬陵之戰(zhàn)的勝利

所處時代:戰(zhàn)國時期

  孫臏,本名不詳,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是孫武的后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后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zhàn)和馬陵之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yè)。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孫臏兵法》。在戰(zhàn)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zhàn)爭。戰(zhàn)爭認識論方面,孫臏提出將領(lǐng)要知“道”,“道”就是戰(zhàn)爭的規(guī)律。戰(zhàn)略思想方面,孫臏強調(diào)“必攻不守”。具體的戰(zhàn)術(shù)方面,孫臏對陣法進行了專門論述,進而分析了攻擊各種戰(zhàn)陣的對策。

6.王猛

主要成就:平定李儼、滅前燕、平定五公之亂、富國強兵

所處時代:東晉十六國

  王猛出身貧寒,瑰姿俊偉 ,好讀兵書,善于謀略和用兵,文武雙全。與東海王苻堅一見如故,后出任中書侍郎,累遷輔國將軍、居中宿衛(wèi)、仆射、京兆尹、丞相等職位,成為苻堅的股肱大臣。任職十八年,政治上,抵制權(quán)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quán)。軍事上,軍紀嚴明,平定五公之亂,統(tǒng)兵攻占前燕都城,都督關(guān)東六州軍事。經(jīng)濟上,勸課農(nóng)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實現(xiàn)田疇開辟,倉庫充實。執(zhí)政期間,北方呈現(xiàn)小康景象。

  王猛這個中國古代十大軍師之一,于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病逝,追贈大將軍、冀州牧,謚號為武,名列“唐朝武廟六十四將”、“宋朝武廟七十二將”。

7.姚廣孝

主要成就: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姚廣孝是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年輕時精通三教, 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shù)領(lǐng)袖都有不錯的關(guān)系。結(jié)識燕王朱棣后,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第三年,姚廣孝留守北平提出的建議使得朱棣順利登基稱帝。以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

  成祖繼位后,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guī)劃今日北京城布局。后在解縉編書失敗后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少師晚年,又擔起護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他去世后追贈榮國公,謚號恭靖?;实塾H自撰寫神道碑銘,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8.李泌

主要成就:歷仕四朝,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計困吐蕃,輔佐德宗

所處時代:唐朝

  李泌是唐朝中期政治家、謀臣、學者。自幼聰穎,深得唐玄宗賞識,令其待詔翰林,后遭楊國忠忌恨,只得歸隱名山。安史之亂時,李亨即位于靈武后,召李泌參謀軍事,寵遇有加。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為翰林學士。唐德宗時入朝拜相,參預內(nèi)政、外交等方面的籌劃,對內(nèi)勤修軍政、調(diào)和將相,對外聯(lián)結(jié)回紇、大食等國遏制吐蕃,達成“貞元之盟”,使邊陲安定,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貞元時期唐帝國的穩(wěn)定,是中國古代最牛軍師之一。

  李泌博涉經(jīng)史,精研易象。善作文章,尤工于詩。有《李泌集》二十卷今已佚?!度圃姟蜂浧湓娝氖?。

9.趙普

主要成就:發(fā)動陳橋驛兵變,協(xié)助建立北宋,參與制定統(tǒng)一策略,主持完善宋初制度

所處時代:北宋

  趙普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軍師之一。在后周大將趙匡胤的幕僚后,策劃發(fā)動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964年獨相十年。在此期間,協(xié)助趙匡胤進行削奪藩鎮(zhèn)、罷禁軍宿將兵權(quán),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重大措施。宋太宗即位后又分別兩度拜相,其間主導策劃秦王趙廷美謀反案,打壓趙廷美與兵部尚書盧多遜 。宋理宗時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后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他為人剛毅果斷,為宋初的統(tǒng)治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

10.陳平

主要成就:六出奇計,協(xié)助劉邦統(tǒng)一天下,與周勃平定諸呂,迎立劉恒為帝

所處時代:秦朝→西漢

  陳平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史記》稱之為陳丞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后,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guān)破秦。劉邦東征時,又間行降漢。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后歷任亞將、護軍中尉。先后參加楚漢戰(zhàn)爭和平定異姓王侯叛亂諸役,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劉邦為匈奴困于平城七天七夜,后采納陳平計策,才得以解圍。

  漢高祖死后,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輔佐惠帝。惠帝六年,與王陵并為左、右丞相。呂后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