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尾倭狐猴

  馬達加斯加島每年6~7月溫度降到全年最低,同時進入旱季。脂尾倭狐猴會在這時開始冬眠,它們要睡長達7個月之久,到翌年1月再蘇醒過來。整個旱季,它就靠它尾巴上的脂肪熬過,冬眠結束后,它們的體重可以下降一半。

冬眠的鳥類

  西方古代博物學者希臘人亞里斯多德認為有一些鳥類會遷徒,但亦有蟄伏或化生。

  小鴟鵂

  冬眠時,它的體溫由平時的40℃降到20℃左右,用聽筒也聽不到心臟的跳動聲??墒?,春天一到,它的體溫自行升高,一醒過來就展翅高飛了。

  弱夜鷹

  這種鳥亦稱北美小夜鷹,冬季來臨時,它們會找個巖石縫隙或腐木洞穴躲起來,進行長達5個月的冬眠。冬眠時,它們的能量消耗只有正常狀態(tài)下的7%,處于深度蟄伏狀態(tài)長達100天。一旦冬眠結束,它們要恢復正常行動能力則需要7個小時之久。

  在鳥類中,臨時性的“睡眠”現象并不罕見,但像弱夜鷹那樣的完全冬眠,卻是極少見的。真正進行冬眠的恒溫動物,如冬眠的哺乳動物,必須具備生理上的一些適應機能,比如心跳次數幾乎減少98%,體溫降到只比外界溫度高出1℃,機體停止產生熱量等。但它的神經系統(tǒng)能照樣產生神經沖動,對外界刺激也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它還必須具有在沒有肌肉活動的情況下使體溫驟然回升的能力。另外,在它的體內還必須有一個準確的“生物鐘”,用來誘導它年復一年地冬眠與蘇醒等等,而鳥類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

  燕子

  生活在歐洲北部的一些燕子,每當夏季遇到寒潮襲擊時,也會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進入休眠狀態(tài)。這時候,雨燕的成鳥會向溫暖的南方飛去;而鳥巢中剛孵化出來的小鳥,便進入休眠狀態(tài),等待親鳥回來喂食。

  蜂鳥

  在冬天會進入類似一種像冬眠一樣的狀態(tài),稱為“蟄伏”的狀態(tài)。這期間它們新陳代謝減緩,呼吸和心跳數率顯著下降,等到天氣轉暖,它們會從“睡夢”中醒來,開始補充一個冬天消耗的能量。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沒有一毛錢硬幣重

  世界上十大最忠貞愛情鳥

  世界上最大的鳥,北非鴕鳥(重達155公斤)

  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駭鳥以腦髓為食(也叫恐怖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