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濱海大廈啟用的消息刷爆了網(wǎng)絡,這棟總投資18.10145億元的大樓讓人們感嘆有錢真好。但是在中國十大傳世國寶的價值面前不值一提,傳世國寶中隨便一件買下騰訊濱海大廈都是綽綽有余。即使把騰訊公司賣掉也不一定能換來這十件國寶,它們的價值和意義就是這樣的無與倫比。下面排行榜123(phb123.com)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排名

  1、太陽神鳥金飾

  2、清明上河圖

  3、青銅神樹

  4、真珠舍利寶幢

  5、春秋蓮鶴方壺

  6、《孫子兵法》竹簡

  7、瀆山大玉海

  8、定窯孩兒枕

  9、《平復帖》

  10、西周利簋

一、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1976年在陜西臨潼出土。是商周時期的金器,呈圓形,器身極薄。圖案采用鏤空方式表現(xiàn),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只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太陽神鳥”金箔的含金量高達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象征著中華民族追求光明、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排名第一。

二、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應該是中國十大鎮(zhèn)國之寶排名中最有名的一件文物了,它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畫的長度,和其中呈現(xiàn)的豐富內容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畫中記錄了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汴京城市面貌。長達五米的畫中展現(xiàn)了各階層人民、各種牲畜和各種建筑。而且其意義不光在于展現(xiàn)一幅繁榮的景象,而是為了警示北宋時官兵懶散稅務重的危機。

三、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1986年出土于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是夏代晚期青銅器。青銅神樹有三層枝葉,每層有三根樹枝,樹枝的花果或上翹,或下垂。三根上翹樹枝的花果上都站立著一只太陽神鳥,鳥共九只。神樹的下部懸著一條龍,龍的頭朝下,尾在上,夭矯多姿。使神樹顯示出非凡的魅力與深厚的象征意義。

四、真珠舍利寶幢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排名第四位,真珠舍利寶幢。真珠舍利寶幢是宋代的文物,高122.6厘米,是由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主體部分由楠木制成,自下而上共分為三個部分——須彌座、佛宮、以及塔剎。使用了鏤雕的技術,刻畫了各種飄逸生動的仙人形象。塔頂嵌了一顆水晶珠,作為頂部的裝飾,全身上下用了大小相等的四萬顆色彩斑斕的珍珠,玲瓏剔透,裝飾極為珍貴。整座寶幢造型優(yōu)美、工藝之精巧舉世罕見,代表了整個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的集錦。

五、春秋蓮鶴方壺

  春秋蓮鶴方壺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其主人可能是鄭國國君子嬰。壺高120厘米,重64.28公斤,口徑31厘米,是春秋時期的器物。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壺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角豎立,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只神獸,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圈足下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向外側,有枝形角。

  春秋蓮鶴方壺遍飾于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六、《孫子兵法》竹簡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其作者孫武是春秋時期的軍事家,有“兵圣”的美譽,他留下來的唯一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歷代研習兵法者必讀之書,而且較早就有十余種文字的譯本發(fā)行海外。《孫子兵法》竹簡的出土也為為孫武、孫臏正名,給了懷疑其真實性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孫子兵法》在世界上也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叱咤風云的拿破侖在作戰(zhàn)中經(jīng)常閱讀;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戰(zhàn)略專家根據(jù)《孫子兵法》,提出改善美蘇關系的“孫子核戰(zhàn)略”,《孫子兵法》還成為美國、日本等國企業(yè)家進行商戰(zhàn)的必讀之書。

七、瀆山大玉海

  瀆山大玉海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是鎮(zhèn)國玉器之首,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排名第七。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下令制作的,其目的為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

  其雕琢裝飾繼承和發(fā)展了宋金以來的起凸手法,隨形施藝;俏色處,也頗具匠心。瀆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八、定窯孩兒枕

  定窯孩兒枕是宋代的文物,長30cm,寬11.8cm。定窯孩兒枕,釉色牙黃,工藝精巧,先使用模具燒制成型,再加以精細的雕工,活潑可愛的孩童側臥于榻上,雙臂緊抱置于頭下,兩腳疊壓稍稍抬起,神態(tài)栩栩如生,是中國陶瓷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這件定窯孩兒枕不僅是宋代風俗的見證,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九、《平復帖》

  《平復帖》是晉代陸機的書法作品,共9行84字,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

  《平復帖》內容是寫給友人的一個信札,其中有病體“恐難平復”字樣,因此命名。草書禿筆枯鋒,用筆樸質古雅,為傳世最早的草書真跡,歷來為世所寶,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不過現(xiàn)存的《平復帖》是孤本,沒有其他的作品可供比對,所以無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陸機之手。

十、西周利簋

  西周利簋是1976年在陜西臨潼縣零口鎮(zhèn)的西周早期青銅器,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西周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xiàn)的新式樣。該簋最為重要,也最有價值的是該器腹內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雖很簡略,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zhàn)”。它為商周兩代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據(jù)。